自然資源
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57畝(其中:田530畝,地327畝),人均耕地 0.47畝,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;擁有林地 4683畝,其中經濟林果地3659畝,人均經濟林果地2.01 畝,主要種植大樹楊梅、冬桃等經濟林果;水面面積2488畝,其中養殖面積0畝;草地1120畝;荒山荒地1876.6畝,其他面積1820畝。有良好的氣候和水等資源。
基礎設施
截止2007年底,該村已實現通水、通電、通路、通電、通電話五通。全村有490戶通自來水,有23戶飲用井水,有2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。有513戶通電,有380戶通有線電視,擁有電視機農戶410戶;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99戶,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4戶。
該村到烏龍鎮道路已通;進村道路為土路;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;距離最近的車站(碼頭)18 公里,距離集貿市場17公里。全村共擁有汽車45輛,拖拉機13輛,機車49輛。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81 畝,有效灌溉率為56.13%,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481畝,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.26畝。
特色產業
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業,主要銷售往省內。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6萬元,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.62%。該村發展經濟果林特色產業及飲食服務業、旅遊業等產業。
年底,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10戶;裝有太陽能農戶221戶。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;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;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;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;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;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。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,其中有42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;有6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;有2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。
農村經濟
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56.6萬元,其中:種植業收入175萬元,占總收入的31.44%;畜牧業收入249萬元,占總收入的44.74%(其中,年內出欄肉豬 681頭,肉牛162頭,肉羊91頭);第二、三產業收入132.57萬元,占總收入的23.82%。農民人均純收入2202.7元,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。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1.4萬元,其中,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0人(占勞動力的12.37%),省內98人,省外22人。
人口衛生
截止2007年底,該村有農戶513戶,共有農業人口1840人,其中男性944人,女性896人。其中勞動力 970人。該村以漢族、回族為主,其中漢族1501人,回族339 人,無其他民族。到2007年底,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17人,參合率93.3%;享受低保85人。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(鎮)衛生院,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,有鄉村醫生2人,該村距離鄉(鎮)衛生院 15公里。該村建有公廁1個,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個,並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。
文化教育
截止2007年底,該村建有國小1所,校舍建築面積800平方米,擁有教師8人,在校學生136人,距離烏龍鎮中學15公里。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7人,其中小學生136人,中學生31人。
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、圖書室1個,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。
村務公開
該村到2007年底,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13份,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57畝。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“一事一議”制度。年末集體總收入2.5萬元,有固定資產56萬元,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,定期開展村務公開,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,主要以黑板報、會議等方式公開。
基層組織
截止2007年底,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,下設3個黨小組,共有黨員43人,少數民族黨員9人,其中男黨員38人、女黨員5人。
村委會由書記、副主任等組成,下設4個村民小組。
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,共有團員40人。